15256771089

新美轩

®

立冬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4-11-07 | 9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 11 月 7 日或 8 日。


一、节气含义


  • “立” 是开始的意思,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。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从气候学上来说,立冬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会变得寒冷,因为我国地域辽阔,南北气候差异较大。在北方,立冬时节可能已经是冰天雪地;而在南方,也许还比较温暖,只是早晚温差开始变大。


二、气候特点


  • 北方地区:立冬之后,冷空气活动频繁,气温显著下降。像东北地区,立冬后常常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景象,河流开始结冰,土壤冻结,整个大地逐渐被冰雪覆盖。人们能感受到北风凛冽,寒风刺骨。

  • 南方地区:气温也会逐渐下降,虽然不会像北方那么寒冷,但空气中的湿度会让人体感觉更加湿冷。比如在江南地区,会出现霜雾天气增多的情况。在一些山区,可能会有初霜出现。


三、物候现象


  •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 3 个 5 天,并由此定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”,立冬之时,水开始结冰,不过只是薄冰初结;“二候地始冻”,土地也开始冻结,意味着土壤中的水分也开始凝固;“三候雉入大水为蜃”,这里的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。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当然,这一说法是带有古代传说色彩的物候现象。


四、农事活动


  • 北方:立冬时节是北方秋收之后冬藏的重要阶段。农民会将收获的大白菜等蔬菜储存起来,搭建地窖用于蔬菜的保鲜。同时,冬季麦田管理也开始了,比如进行冬灌,这可以使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,起到防冻的作用,而且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,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。

  • 南方:此时是江南地区小麦、油菜的播种时期,农民会趁着天气还没有完全变冷抓紧时间播种。另外,南方的柑橘等水果也进入采摘后期,需要做好果园的清理和果树的越冬防护工作。


五、传统习俗


  • 吃饺子:在中国北方,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。有一个说法是饺子来源于 “交子之时”,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,所以要吃饺子。

  • 补冬:立冬后,民间有 “补冬” 的习俗,人们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等。这是因为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,通过食补可以增强体质。在南方的一些地方,会用中药材炖鸡等进行食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