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256771089

新美轩

®

冬至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21 | 10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通常在公历 12 月 21 - 23 日交节。


一、节气特点


  1. 日照时间

    • 冬至这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例如,在北京地区,冬至日的白昼时间明显缩短,黑夜时间变长,这是由于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,太阳辐射相对较弱。过了冬至以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,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。

  2. 气温状况

    • 冬至时节,气温一般较低。它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开始,民间有 “冷在三九” 的说法。因为冬至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,所以在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下降。在我国北方地区,此时已经是冰天雪地,河流可能会出现封冻现象。而南方部分地区虽然气温相对较高,但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寒意,像在长江流域一带,气温可能会下降到 10℃以下。


二、传统习俗


  1. 北方吃饺子

    • 在中国北方,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。传说饺子是为了纪念 “医圣” 张仲景冬至舍药而流传下来的。在冬至这天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,馅料丰富多样,如韭菜鸡蛋、猪肉大葱等。饺子的形状像耳朵,民间还有 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 的说法。

  2. 南方吃汤圆

    • 南方地区则多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。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,有实心和带馅之分。馅料可以是芝麻、花生、豆沙等。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圆满,在冬至这个节日里,南方的家庭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圆,寓意着家庭和睦、幸福美满。

  3. 祭祀祖先

    • 冬至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。很多地方的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墓地或者祠堂,为祖先献上祭品,如鲜花、水果、糕点等,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。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,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不忘祖先的恩德。


三、文化内涵


  1. 阴阳观念

    •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,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。古人认为,冬至一阳生,此时虽然天气寒冷至极,但阳气已经开始在地下萌动。就像《易经》中所说的 “复卦”,象征着阳气的回复。这种阴阳交替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,也反映在诸多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中。

  2. 养生理念

    • 在养生方面,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。中医提倡在冬至时节要注意保暖,早睡晚起,以养阳气。同时,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热性的食物,如羊肉、桂圆等,以抵御寒冷,补充身体的能量。这体现了顺应自然、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。